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放弃国企工作,江山小伙将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

  • wxidl8Cete6Y4899
楼主回复
  • 阅读:9542
  • 回复:0
  • 发表于:2017/11/1 9:43:00
  • 来自:浙江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工业化的浪潮中,我们曾经这样感慨:明天谁还来种田?在一片质疑声中,都市白领回来了,海归学子回来了,“富二代”也回来了??

  他们重新定义了农民。他们是新农人,他们同样是大花园的建设者。




  衢州市农业局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推出衢州市十二名青年创业者的系列报道。他们放弃原本的生活,开始“恋上”家乡的土地。

  “轰轰轰、轰轰轰”伴随着烘干机声音逐渐减弱,江山峰田家庭农场所有的早稻烘干工作也接近尾声,“下个月开始就是(烘)单季稻、晚稻,八台烘干机一起的话,一天能烘100多吨。”说到这,江山峰田家庭农场农场主陈林嶓的脸上不无骄傲。

  这八台一字排开的立式烘干机整整占据了厂房东侧的一堵墙,偌大的厂房里还摆放着输送带、耕地机、插秧机等新型农用机械。




  “经过烘干后的稻谷还需要进一步清理,除稗、去石、磁选,经过这样一系列工序之后才能上交给国家。”陈林嶓轻车熟路地向我们介绍着农场谷物加工处理的工序。

  冲着他的长相,一般人也许会误认为他是未出校园的大学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稚气未脱、不过30出头的年轻人,早在3年前就已作出人生的重大抉择:回江山、种水稻。




  勇当创客|从杭州国企到江山田头

  2011年,陈林嶓从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那时的他似乎还不清楚自己真的想要什么,但自小在父亲的农资零售店,在乡间地头长大的他仿佛隐约觉察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于是便有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国企杭州市庆丰农化有限公司担任农药产品销售。

  在大城市国企里朝九晚五的时光一晃就是3年,陈林嶓以为一辈子要就此安稳地过了,可没想到这个时候在江山开着农资店的父亲向自己抛来了橄榄枝。原来是父亲建立的农场紧缺人手,尤其是像陈林嶓这样既会技术又懂农业的,且恰逢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农政策,陈林嶓心想:现代农业前景很好,水稻田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他果断放弃了杭州的工作,准备回家乡江山创业。




  幸运的是,陈林嶓回家乡的决定也得到了老婆姜雅萍的支持,“我老婆当时是在杭州一所大学里当辅导员,我说了要回家乡创业,她当时就很支持。”陈林嶓笑笑说,“我老婆她也是江山人,我俩在江山认识并从此结缘,总觉得对江山有份特殊的感情。”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支持鼓励下,陈林嶓走上了回乡创业的路途。虽说创业前途未卜,但他心里有张谱:搞农业,就要搞大搞强,要用科技来武装头脑,用技术来改进生产效益。

  敢为人先|投身机械化农业科学管理

  “我家承包的农场从最初主要在和睦村及附近的几百亩地,到现在遍及江山3个乡镇,大大小小共13个村,承包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3000多亩地” ,回乡创业近3年,陈林嶓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大户承包田有个好处,就是方便农业机械化管理。我们在承包土地时会综合考虑地形、水源和气温等多项条件,选择农业机械能进驻作业的地块。”在不断扩张承包土地面积的同时,陈林嶓积极引进一系列先进的农用机械,并在农场内置办了两处专业的育秧温室。

  “这台植保飞机是专门用来撒农药的,购置这台机器就花了20多万。”陈林嶓话锋一转,“不过,用这个家伙一天可以喷洒300多亩稻田,差不多是传统植保机器喷药面积的2倍。”

  除了这台显眼的植保飞机,陈林嶓的厂房里还有插秧机、耕田机、割稻机以及八台高大矗立着的烘干机,据陈林嶓讲述,这些机械设备的成本投入就达到200万,但是机械投入带来的好处也立竿见影,植保防控效率大大提升,农场的经营效益也日渐增多。

  执着所爱|笑对创业路上的风风雨雨

  创业的路上并非都是风调雨顺,尤其是从事农业这种靠天吃饭的行当,陈林嶓忆起自己回乡创业的过往,一时颇有感触。

  “我刚回农场的时候,特别忙,一方面既要忙着学习农场的经营管理,又要学机械操作,还有一堆零零碎碎的东西。”陈林嶓回忆道,“那时候农机不知道怎么开,就去农机站参加培训;植保飞机不知道该怎么飞,就跑到厂家那里学习操作;承包土地的田地规划图不知道怎么绘制,我还专门去印刷店请教了设计师傅。”




  “但这点忙碌都不算什么,种水稻终归靠天吃饭,天公不作美,我们日子就会比较难过。”陈林嶓坦言,“前年气温一直偏低,水稻热量不够,长不好,产量大幅下降。今年的天气也不好,6月份一直下雨,稻谷老(由青转黄)得慢,最近又一直干旱缺雨,水稻空粒增加,产量也减了不少。”

  对水稻产量起伏不定的担忧并没有让陈林嶓束手束脚,相反,他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农场投一份保险,对于自己管理的14个土地片区队长实行每月固定工资加产量提成的办法,保证雇佣农户旱涝保收。

  扎根江山|永葆故乡的绿水青山

  当谈及当初离开杭州国企时,陈林嶓表示没有遗憾,“当下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岳父也在这边帮忙打理农场。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都在江山这。”陈林嶓的语气里透露出无从挑剔的幸福,“女儿5岁大,儿子7个月,我老婆考了会计证,负责打理打理财务,更多时候会照顾这两个孩子。”

  陈林嶓的农场前是一片层次不齐的稻田,他指着告诉我们,“这块地专门给农业局用作水稻试验田,这些水稻植株和我们田地种植的都不一样。”




  这块试验田的一侧是陈林嶓去年响应国家环保事业建成的一处农药瓶废弃物包装回收中心, “以前大家用完农药,都是往田间地头,河流溪道里面一扔了事,对环境的破坏是很大的”,陈林嶓直言。为此,他专门建立回收中心,面向全江山的农户、大户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然后交给衢州市里集中处理。




  如今步子迈得大了,陈林嶓也更努力地将步子迈得更稳。刚过而立之年,但他身上担负的重任却不言而喻:为父为子,他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为企业,他要负担起农场雇佣工人的生计活口;为家乡,他要履行好“创业致富、示范带头”以及环保的社会责任。

  “承包土地将来会越来越难,农业劳动力会越来越少,成本也会猛增”,陈林嶓分析了下如今的农业现状,但旋即在乐观的脸上露出笑容, “不过我相信科技也会不断进步,技术会更加成熟,我的家庭农场也会越办越好。”

来源:浙江在线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